昨天晚上開始我就埋首在喬家大院的文字堆裡.
據說這是在清末時期晉商喬致庸的真實故事.
喬家大院的大爺快不行了.
這時他們喬家的事業面臨一場災難,
因為資金的週轉失當,眼見旗下其他的分號必須一併賠進去.
喬家有兩個兒子,二爺喬致庸是個讀書人,不喜商途,
因為從小父母去世,由大哥大嫂撫養成人,
大哥受父母臨終之託,決心要讓這個弟弟過他喜歡的讀書人日子.
而且家中一直沒有讀書人,他希望弟弟能進京考取功名.
喬致庸有個青梅竹馬的愛人,江雪瑛.
他在上京趕考之前兩人在財神爺廟立下誓約.
然而喬大爺在這時撒手人寰,
臨死前要妻子萬不可讓喬致庸知道這個消息,也不可讓他涉入家業的混水.
大嫂曹氏不忍心喬家大業因此落入外人手裡,
和總管曹掌櫃聯手把在考場的喬致庸叫回,說是大哥死前的遺願,
並且讓喬致庸取了陸家小姐,以換取資金解決喬家的危難.
陸玉函的心早就是喬致庸的了,就在喬致庸進京的路上那一面之緣,
陸玉函讓她那吝嗇的父親拿出前來幫助喬家的危難,
也在許多次出手讓喬家轉危為安,
因此喬致庸狠敬這位妻子,但他心中還是放不下雪瑛,這個他負了一生的女子.
雪瑛在父親的安排下嫁給了何家的大少爺.
那這場婚姻是為了替體弱多病長年吸大煙的何家大少爺衝洗的,
果然雪瑛嫁過去不久後,丈夫便去世了.
那時何家的老爺為了穩住局面,讓雪瑛選擇了一條不歸路,
他求雪瑛替他穩住何家,但雪瑛從此不得改嫁,而且他會對外宣稱她懷了何家的骨肉.
話說喬致庸進京考試時認識了一位懷才不遇的秀才,孫茂才.
因為這個人的性格古怪又很有自己的脾氣,一腦子想法,
所以喬致庸把他當成自己的軍師,他的諸葛孔明.
孫茂才也很有一套,總是在最危急的時候,讓事情可以有轉機.
喬致庸認為商人應該講求仁義,利字擺最後.
那時因為戰亂絲路茶路都不通,
他疏通了絲綢茶的商路,讓茶農和絲販的生計又有了著落,
何家的雪瑛則暗中與他較勁,砸他的財路.
他最大的心願就是票號業能廣流於中國的土地,
從此他和孫茂才因此事意見上有了分歧.
因為票號業的坐大,甚至擴展到官府的錢財流通,
而被官府覬覦,在江雪瑛的使弄下,朝廷找了勾結太平軍的名義讓他入了天牢.
喬家為了保他出獄,幾近散盡喬家的產業,
但最後一筆資金是江雪瑛暗中資助.
孫茂才因為和喬致庸理念不合,讓自己流放到江南一帶替他管事.
但不知怎地,他開始動起喬家大業的念頭.
他一直很愛慕曹氏,索性大膽與曹氏告白,
並說服曹氏將喬家大業暫時收回自行管理,才不會讓致庸一錯再錯.
喬致庸看出了孫茂才的鬼心,後來把他趕出喬家大門.
然而喬致庸自從天牢放回後,朝廷下了軟禁令讓他不得踏出山西的界線,
因此他只得做幕後的黑手並潛沉著等待實現財通天下的大志.
此外在太平軍尚未殲滅之前他每年還得支付朝廷一百萬兩銀子,
玉函為了救夫,自擬休書,要致庸去重新迎娶雪瑛,
因為只有雪瑛有那樣的財力相助.
致庸沒有去找雪瑛,但也求不回玉函.就這樣一晃十幾載
後來他才找到機會,隨軍出征到邊疆也拓展他的票號事業.
但是他回來時,朝廷翻臉賴賬想把他借給朝廷的款項一比勾銷,
他抵死不從又郎當入獄,這回朝廷勒索的開價更高.
孫茂才準備報仇,他要曹氏帶著喬家的家產改嫁給他,他才去說項,
曹氏於是騙了孫茂才,她帶著休書,書上寫這不取喬家任何一分一毫,
然後在洞房那天自盡.
後來喬家事業做的很大,靠著那些人才實現了喬致庸的夢想.
只是那時正值清末到處兵荒馬亂,饑民流竄,
喬致庸仍不改天下危己任的本色開倉濟民.
他在死前來到這生最重要的兩個女人面前,對他們磕頭,然後長眠.
我覺得,喬致庸的一生其實是個悲劇.
他的生命好像只風光過這個五年,
也又是他妙手扭轉喬家破產命運還有疏通絲茶的那些年,
之後他只是個影子人,而且哪也不准去.
他這一生負了兩個女人,一個是他臨死前最想見到的江雪瑛,
一個是願意愛他而放棄他的陸玉函.
他對雪瑛的情感是炙熱的,願意生死與共的,
對玉函的情感則是恩義與敬愛,
雪瑛愛他不成只得恨他,恨的把自己一生的幸福也賠了進去;
最後他們三個人彷彿各退一步般,大家都無法圓滿,所以無所謂計較了.
只是裡頭喬致庸那些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熱忱,
還有以家國為己任,悲天憫人的性格,才是大大令人感動的.
只要直得交的朋友他的在所不辭,
人飢己飢,有福同享有難同當,才是真讀聖賢書之人.
讓我也感染這股勇氣!
- Sep 11 Mon 2006 00:19
[閱讀]喬家大院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