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    有人問我,關於LOST的事情.

    其實一開始我不是很明白,就是他明明也有自己的中文名字,為什麼要叫他LOST? 可能是語言的問題,也就是文字的語意在轉遞的過程中難免失真,抑或是某些字彙在另一個文化裡是無法直接轉遞成單一文字,變成一段冗長的敘事句,抑或是問問題的人希望演繹這個字彙的所有可能.

    是的,所以我被問了一個,關於LOST的問題.

    問題被拆解成多個面向,有視覺的,有意象的,有包含故事的,有挖掘內心的.看似簡單的問題,卻是很難清楚的回應.正因為每個問題看似獨立,其實互為表裡.拆解時,竟也失真了. 對於LOST,我直覺地想起關於失去的那些古老的故事,但我竟下意識不太願意去想起. 倒不是那些故事太過悲愴或是不堪回首(但仍有些許我必須承認), 那種感覺像是小時候我很害怕看見靈車,感覺看見了就可能會經歷重要的人的死亡. 於是我也害怕去挖掘關於失去的任一片段,彷彿這個字一旦出了口,就像是一場詛咒. 但又像是想證明些甚麼,我自以為很深刻卻又很膚淺的回應了些甚麼.

    那關於LOST的故事.

    在倉促回應過後, 我仔細地想了關於這個單字對我而言的定義,失去,到底是主動還是被動? 人究竟能不能主動地失去些甚麼? 這應該牽涉到了LOST本身的定義而非人之能與不能的問題. 好吧, 那LOST常用的語法為何? I was lost by the mystery. 這個LOST不是為我所擷取的那個定義的LOST. 這個LOST是迷失. 不然, I got lost in the great sorrow. I got lost in the lost. 迷路, 迷失自己. 我所提的"主動的失去"的用法, 應該是諸如 I lost the girl. 然而從文意而言,  even I said that "I lost the girl", it actually means that she left me, no mater due to break-up or death. 所以回到問題, 人究竟能不能主動地失去些甚麼? 主動失去, 應該稱作捨棄, 而不能作失去, 是這樣嗎? 但是一旦我捨棄了甚麼, 我也失去了甚麼, 為什麼不能是一體兩面的呢? 

    總之,被回問了一個問題, 就是甚麼叫做"被失去", 我想應該更簡單的敘述這件事, 就是當失去的事件非自身主導之時; 然而又有多少的失去能被自身所主導?

    所以,面對失去的這件事,在概念上應該稱之為主觀的被動的作為.

    但是定義了這些, 問題仍舊要進行下去. 於是我打算全盤翻共, 在這番深夜的思考後.

    也就是, 失去對我而言, 失去的經驗, 可以是一段關係的結束, 那段關係可以是與他人, 但也可以是與自己. 即便是與他人, 也有部分是與該時該地的那個自己. 所以在失去一段關係後, 難過的不只是因為失去了那段關係裡的某人, 更是失去了部分的自己: 那個那時候笑得好開心的自己, 那個信仰的永恆的自己, 那個無所畏懼的自己, 那個對某個當下覺得人生夫復何求的自己. 而即使不透過失去一段關係, 人也會因為其他的生活中片段的失去或無法擁有, 而失去了某些自己: 失去了愛作夢的自己, 失去了天真的自己, 失去了相信努力一定會有收穫的自己. 所以失去的經驗裡, 其實最終是失去了自己, 那個時候的, 自以為我可以, 其實我不行, 甚至是其實我不值得, 所以感覺被遺棄, 感覺到迷失. 這又是LOST的另一個含意.

    所以你問, LOST的顏色, 形狀, 在身體的位置, 在地球上的位置, 我想我也要重新著墨. 仍舊是煙霧一樣, 但也可以像是空氣, 他是氣態的, 可能是灰色的, 但更常隱身在太過燦爛的天際裡, 像是當年在花蓮和平車站臨太平洋的那禎幻燈片裡的色調, 喔, 對了, 除了幻燈片投影出的過度飽和的色調, 幻燈母片上那搶戲的對比色, 也一樣可以代表. LOST在我的身上必定在我心底, 因為要被藏得好好的, 所以得在心底, 只有獨處的時候, 才能夠出來透透氣, 讓悲傷湧現一下, 然後, 吞下去. 地球上的位置, 應該在天空, 在深邃的天際, 彷彿沒有界線(實際上要無限延伸也真的沒有界線)的天際. LOST可航行在宇宙裡, 一路航向黑洞那沒有盡頭的盡頭. 透過引力的曲折, 形變意圖讓人無法辨識. 也讓自己無法辨識.

    最後, 我曾想遺忘這些失去, 卻發現依附在這些失去上的情緒與感受, 常常偷溜出來, 冷不防在氣味光線都match的條件下, 喚起了當時的那個LOST裡的某些情感, 但LOST的事件本身, 不知是刻意還是生活中太多堆疊的瑣碎, 欲提取竟已無能為力.  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uf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